過敏性蕁痲疹是一種常見而且易辨識的皮膚病,病人的皮膚可能出現像小紅豆般的丘疹但較常出現像被蚊蟲叮咬後所成的紅色大斑塊,雖然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後會自然消褪,但因發病期間常出現難以忍受的搔癢,且極易復發,甚或出現嘴唇、眼皮、呼吸道腫脹,造成呼吸困難,嚴重時還可能因而致命。
台語俗稱「起凊膜」,最常見的原因為特殊的過敏性體質,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對外界的一些特殊物質產生過敏反應,但這些物質在一般人眼中其實一點也不特殊,譬如接觸到花粉、灰塵、毛髮、皮屑或是吃到海鮮、堅果、辛辣食物,甚至只是冷、熱環境、陽光照射都可能引發這些有「特異功能」的患者發病;除了體質因素外,一些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感染或是內在疾病,也可以引起蕁痲疹。
對於這個疾病,因為絕大多數的病因與體質有關,而藥物治療上則是以口服抗組織胺為主,這種藥物在長期發展下,已改進成相當安全,縱使長期使用也無明顯的肝腎毒性。
最後要提及許多人最有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哪些食物是蕁痲疹患者最需「忌口」的食物呢?對此,有兩個觀念要加以澄清,第一、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會對於別人引發蕁痲疹的食物,對你可能毫無作用,反之亦然,第二、同一個人的體質並非固定不變,去年吃芒果過敏,不見得今年也必定如此。
常見造成蕁痲疹的食物種類: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有關適應症、禁忌症、副作用等問題,均以「中文仿單」和醫師「親自說明」為準,請特別留意。